崛起中魅力四射的于適

經過七年的努力,于適的才華終於被大眾看見。作為娛樂圈冉冉升起的新星,他沒有一味地沈靜在名利所帶來的耀眼光環之中,而是更加堅定地投入演員的工作。
Photography and creative direction RICKY LO
Styling TASHA LING
Make-up ANNA
Hair SAM LO
Styling assistant MADELAINE CLARK
Make-up assistant EDEN
Photography assistants CHUNG SUN, KELVIN SIM and JASON LI
Translation AILING MENG
在一個人口超過14億的大國裡,好演員比比皆是。想成名,光憑運氣和才華是遠遠不夠的,堅忍不拔的毅力和堅定不疑的決心是想要脫穎而出的演員身上不可或缺的品質。從大眾的角度來看,在去年7月《封神第一部: 朝歌風雲》上映並迅速成為中國內地年度票房最高的電影後,主角于適的成名好似發生在一夜之間。但當你親口問他時,他會直截了當地告訴你他一路走來所面對的所有掙扎和挫折。他永遠不會忘記自己是從何開始的,他的根在哪,所以他不會因被名利沖昏了頭腦而阻挡他去實現自己的遠大抱負的道路。
「在進入訓練營之前,我一直處於碰壁的狀態, 雖然不斷在試一些戲, 但是一直沒有成功。」于適告訴我們。「所以在收到烏爾善導演的團隊發出的《封神》面試邀請時, 他並沒有被長達八個月的訓練期所嚇到,而是視這為一次難得的機會。」
收到面試時,于適只有二十歲。在此之前,他是国家二级籃球运动员。他还热爱音乐,并擅长吉他。于適的父母也一直非常支持儿子的兴趣。「當我長大以後,發現其實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你喜歡一件事情,你一定可以學好。如果你不喜歡,花很多精力也不一定能學好。我覺得我父母就是這樣想的, 他會看我真的愛打籃球,強身健體,其實對身心也是一個好的幫助。再比如音樂或者小時候學過的畫畫,他們都是非常支持我的。」
于適是一位出色的音樂人,但他在演艺圈朋友的建议下开始将职业方向转向演员。從他最開始屡屡碰壁的經歷中可以看出,这之中的過程並不简单。他第一次面對鏡頭的經歷是拍攝一個籃球相關的廣告,這個廣告也很幸運地被《封神》的製作團隊從網上看到,從而聯繫到他並與他簽約進入訓練營。
「我最初決定參加的原因很簡單,就是想上課。」在看到通知上寫明了訓練營会教表演、武術、騎馬、古代禮儀等相關課程后,于適馬上做出了決定。「當時我並沒有想過一定會獲得什麼角色,我只是想學表演,因為我從來沒有學過,也不太清楚自己是否有這個天賦。」
「我很感謝《封神》劇組,」他說道。 「所有人都是被公平對待的, 真的是英雄不問出處。不管是否學過表演、來自何處、 大家都有機會表演。他們真的面試了上萬人,導演完全根據每個人的真實表現來做決定,這確實是非常耗時的。我能理解之前那些劇組,因為前期籌備時間真的很短,沒辦法面試那麼多人。最保守的判斷就是,至少表演專業的人肯定會表演,把他們納入候選名單可以節省很多時間。」
在八個月的時間裡,訓練營裡的演員們一週訓練六天,每天訓練12個小時。每節課以後都要回課,每兩個月要在導演、各個部門的負責人和投資人面前進行比較大型的匯報演出。在這樣高壓的環境下,于適形容他與訓練營裡的其他演員們之間建立了戰友般的關係,每一場戲對於他們來說都是在實戰。在這個過程中,于適身上運動員的特質開始發揮作用。
「小時候做運動員的經歷對我的幫助非常大,」于適說道。「因為運動員要學會吃苦,有上進心、不服輸。你可以在名次上輸,但不能輸給自己。作為運動員,所有的訓練和汗水都是為了拿第一名,但並不代表說拿不了冠軍就是一個loser。真正的loser是不好好訓練, 當你輸了比賽的時候,你回想你每天都在偷懶。但是當你已經竭盡全力,對得起自己,你就不是loser。其實在訓練營也是一樣的, 我每天拚命訓練,並沒有想到我一定會拿到角色,就是希望回想起來我把我該展現的都展現了,我沒有遺憾,我就不會後悔了。」
在訓練的過程中,于適從一次又一次的進步中發現了自己在表演方面的天賦,想要獲得一個角色的種子在他的內心開始生根發芽。「但我沒想到會是飾演主角。」他不可置信地說道。「當時我們正在上訓練課, 我突然被叫走去試妝。我試了各種服裝和盔甲,當時就覺得很帥氣。然後服裝組的人告訴我這是姬發的服裝。」
在一開始讀人物小傳的時候,于適並不知道姬發是主角。「因為導演怕我們知道後會刻意表演給他看,所以我們在訓練時完全不了解劇本和角色。他只想看到我們最自然的樣子。」他解釋道。「他想要觀察我們每個人真實的模样來決定哪一個人更貼合哪一個角色。」
讀完劇本,于適才震驚地發現姬發是一個貫穿於三部系列電影的重要角色。「我在最後竟然還要武王伐紂(中國古代歷史上重要的歷史事件)。」他說道。他開機拍的第一場戲是這個角色非常重要一場感情戲,也是整個劇組的第一場戲,還是電影的最後一個場景。「他們把我帶到新疆。那時我想一定要演好、爭氣、只有這場重要的戲演好了,這個角色才能最終確定由我來飾演。」他說道。「我很高興最後還是拿到了這個角色。」
「在那之前我被質疑太久了。我總是很納悶為什麼不給年輕人機會去展示他們的才華。」他解釋道。「所有優秀的圈內人都是從18、9歲的年輕人開始的。一個少年,在充滿夢想,最有熱情,一腔熱血投入到自己熱愛的事情上的時候,一定要多鼓勵。雖然很多人身上是有才華的,但是在他最有熱血的時候被打擊了,他就放棄了。如果你發現一個小孩在某些事情上很有天賦,一定要鼓勵他,因為他很有可能在將來成為這個行業裡面非常厲害的人。」
烏爾善導演相信每一個新生代演員都值得擁有展現自我的機會。于適很欽佩他,並稱他為一位傑出的藝術家和他的老師。經過導演的大膽創作,《封神》成為了中國電影史上最有雄心且製作成本最高的電影之一。在選角時,他並沒有為了省事去選擇有經驗的演員,而是認真地花時間栽培年輕的新人演員,幫助他們成為他電影中的傳奇人物。電影中出現的馬也都是進口的純種馬,他從零開始建馬舍來飼養和訓練它們。在他的團隊裡,有多達8000位工作人員,其中木工近千名。他們的努力最終得到了相應的回報,不僅獲得了較高的票房,導演烏爾善也藉此帶領著中國電影業登上了世界電影之巔。
「我很幸運能夠在這麼年輕的時候就能跟烏爾善導演合作,」于適說道。「當我對這個行業還是非常懵懂的時候,他幫助我樹立了很好的認知,包括對藝術的審美,以及『你想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演員』。甚至到現在,導演也經常跟我交流電影。他會給我推薦很多文藝片,並告訴我我適合演什麼樣的電影,學什麼樣的感覺。」
從烏爾善身上,于適不僅學會了對著劇本演戲,還掌握了用導演的思維來探索角色內在的情緒動機,並通過合適的表演來推動劇情的發展。「演員不能像機器人一樣,」他說。「表演應該像水一樣。當你把邏輯疏通了, 並不一定要按照劇本來走。你可以隨便運用空間, 讓表演變得更加自然生動。」
當我們問到于適在拍攝過程中所面臨的困難時,他給出了很令人意外的答案。他最大的問題不在演技,而是語言。「我在剛進訓練營的時候,普通話的發音並不標準,我一直說的是東北話,分不太清平翹舌音,」他答道。「當時我的壓力很大,一直在通過繞口令來練習。我還找了最笨的方法,就是每天把我看見的所有東西都朗讀出來。包括看書和看手機的時候,我都會大聲地說出來, 也不斷地告訴自己一定要說普通話。」
在電影拍攝結束後,于適在工作上仍然面臨著困難。電影在2020年拍攝完成,直到去年才正式上映。「因為公司有計劃希望我的出道作就是《封神》, 所以我在那中間的三年時間裡我都不能隨意接其他的工作,」 他無奈地說道。 「許多人認為我是在很短的時間內成名的,但實際上並非如此。我很早就進入了演藝圈,在心智還未完全成熟的時候就得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 所以我一直對這部戲的上映充滿期待。在等待的過程中,看著身邊很多人已經開始接其他的戲, 對我來說是非常痛苦的。」
在《封神》殺青後焦爐等待的時間裡,他從騎射(一種在馬背上射箭的運動)的訓練中找到了慰籍。
緊接著,在于適的下一部作品《我的阿勒泰》中,他的騎射技能也派上了用場。這部電視劇改編自作家李娟所著的同名散文集,由滕叢叢導演,刻畫了哈薩克遊牧民族的真實生活。它在今年四月坎城電視劇節的競賽單元首映上大獲好評,也在中國國內的電視頻道上實現了收視率的領先。
「李娟是我爸爸非常喜歡的作家,所以我們家本來就有這本書,」于適說道。「我爸跟我說這個機會很好,鼓勵我一定要去。在讀完劇本以後,我也發現這是一個很好的項目。後來我通過了試鏡並順利拿到了角色。」
于適和導演滕叢叢的關係也非常好,導演會在拍攝的時候給足他表演的空間並經常和他討論劇本。「因為滕導非常開放,允許我們有自己的設計。而我也會給導演不同的感覺,讓導演自己選擇。我覺得她是一個非常會做選擇的人,選出的每一個鏡頭都非常出色。此外,她還特別注重細節,不僅擅長拍出女性的天真和所面對的困難,還能從女性的視角出發發現男性的魅力,並通過鏡頭放大這種魅力。」
于適身上的魅力遠不止帥氣的外表。「你看我在《我的阿勒泰》裡面都造成那樣了,其實我根本不在乎我的長相美還是醜,因為那都是浮於角色的。」
憑藉兩個優秀的作品和快速上升的事業,于適成為了宇舶表和尚美等奢侈品牌的品牌大使。但是他唯一的目標是「成為一個好演員。」這些年的訓練、拍攝和等待讓他明白了現在所擁有的一切都是來之不易的。「我一定要記得我是如何開始的以及我怎樣一步一步地走到今天,這是我要一直保持的心態。也許大家會認為我突然之間就火了,是不是就覺得足夠了。但我可以負責任地說,這在我的事業規劃上,只是一個剛剛開始的階段,我還有更大的事情要做,所以我一定不會驕傲,因為還沒到時候。」
于適是一名演員、運動員、特技演員、和騎射專家,他的未來充滿無限可能。他不會被外界的聲音影響,而是由此作為激勵,更加努力地工作。「我的目光都放到20年以後了,」他自信地說道。「我的目標需要大量的努力和學習才能夠實現,所以我要加倍刻苦的工作。」
「在這個社會上人是很容易被誤解的,不了解我的人可能認為我是一個偶像或者流量明星,給我貼上各種各樣的標籤,」他說。「但我唯一想做的事是讓大家知道我什麼時候在拍什麼。我很幸運能夠得到這麼多人的關注,但我知道只要我好好工作,一點一點去達到我想要的那個狀態,我就不遺憾了。這就是我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