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ina Dobrev才剛踏下從里約起飛的長途班機。她看起來還沒調整好時差,而且還旋風般的巡迴巴西宣傳《限制級戰警:重返極限》這部一月底上映的重磅好萊塢電影後,她的聲音絕不只有點沙啞而已。不過,在她繼續前往拉丁美洲、歐洲與亞洲等世界各處馬不停蹄地進行宣傳活動前,她總算在洛杉磯先稍微喘口氣。
其實在巴西也不完全是只有辛苦工作而已,她還是有點時間去玩滑翔翼、搭直升機觀光,順便在海灘上(穿著Neymar的國家足球隊球衣)嬉戲一下(Neymar還客串了那部電影)。不過,Dobrev近來的重心都還是在工作上,休閒的時間真的只有一點點而已。在2015年離開讓她知名度大大提高的熱門影集《吸血鬼日記》(註:又譯《噬血Y世代》)後,Dobrev的生活變成到世界各地拍電影、出席慈善酒會與頒獎典禮、被各種雜誌專訪以及不停宣傳她即將上映的(好幾部)影片。她也許不是現代好萊塢最孜孜矻矻的藝人,但她肯定是勤奮排行榜上的前幾名。

對這位28歲的女演員而言,成名的道路相當漫長且崎嶇。生在保加利亞、正值公開且積極掃蕩共產勢力的時局,Dobrev的雙親為了避開動盪不安的環境,在她兩歲時舉家遷移到了加拿大。在多倫多成長的過程中,Dobrev發現自己開始對各種藝術活動感興趣─無論是舞蹈、演戲,甚或是韻律體操。在高中生涯即將畫上句點時,她已經在之後的演藝之路上站穩腳步了。2006年,她在《狄格西:新的一代》(一部加拿大長壽青少年影集的現代版)裡主演的角色,終於讓她在演藝生涯有了重大突破。
Dobrev在2009年加入《吸血鬼日記》的劇組後,角色一下子從充滿焦慮的青少年變成擁有超自然力量的女人。這一點,無論是在個人或是專業生涯上而言,無疑都是個飛躍式的進步。在美國喬治亞州拍攝的這部吸血鬼影集,讓這位女星不得不從多倫多搬到亞特蘭大居住,而她飾演的ElenaGilbert─與兩位吸血鬼兄弟陷入三角戀關係的女主角─不只是一個現代人類,還有個與她長得一模一樣,但卻是個古老吸血鬼的分身。
《吸血鬼日記》成了世界知名的影集,而Dobrev則成了一位國際巨星,紛絲遍布澳洲、中國、英國甚至是巴西。但在演了6季的Elena後(而且這影集看起來還會繼續播下去),她決定離開那個充滿怪力亂神的世界。雖然Dobrev始終都在拍攝影集的空檔同時出演電影(光是在2007年就有5部電影),但基於更吃重的角色需要,她得全神貫注在電影上。
對演員來說,離開電視劇場而投身大銀幕就是一場豪賭,而且實際上,已有許多人在這賭局上輸個精光。但Dobrev還是願意冒這個險。她一開始的牛刀小試(例如美國恐怖喜劇《驚叫少女》)在影評之間頗受歡迎,但票房不佳;不過,在那之後,她馬上就中了一個大獎:以頗為重要的角色和美國巨星Vin Diesel、Samuel Jackson,與亞洲的甄子丹、Tony Jaa與Deepika Padukone,共同躋身《限制級戰警:重返極限》的演出。緊接著那之後,她更共同主演了另一齣翻拍電影《Flatiners》,其前身為1990年講述一群醫科學生試圖製造涉足死後經驗的科幻恐怖片,預計在9月上映。該片的卡司還包括了Ellen Page以及墨西哥的Diego Luna,同時Kiefer
Sutherland也回到影片中,試圖讓他在原版影片裡的角色死而
復生。而我們正好捕獲從巴西回到洛杉磯的野生Dobrev。

《限制級戰警》在巴西宣傳得如何?
那是個很瘋狂的體驗,很有趣、刺激,而且感受到很多熱情與大家的愛。那邊的粉絲很喜歡跟我們講話又熱情,是個很棒的旅程及經驗。但我唯一沒有機會在那邊做到的事,就是
跳森巴舞,這讓我覺得很可惜。但我猜,這也表示得找時間再回去一次。
妳在電影裡,演的是Becky嗎?
沒錯,科技宅女Becky。
聰明又愛挖苦人的Becky。這樣描述這個角色對嗎?
差不多,不過我想你還少講了一點─笨手笨腳。而且她講話沒什麼重點,不知道什麼時候該停,而且說出來的話常常沒經過大腦。所以她會不停地、不停地講話,直到沒力氣為止。
Becky在整個劇情裡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Becky因為務實,又精通各種跟科技有關的事而成為Xander(Vin Diesel 飾)的左右手。她有一大堆厲害的高科技玩意兒,而且不管是哪種電腦、科技產品,她都知道怎麼修、怎麼駭、怎麼編碼⋯⋯基本上就是跟現實的我完全相反。我能夠接到你的電話這件事本身就是個奇蹟了。
距第二部《限制級戰警》上映已經隔了12年,這次的新續集跟上次的《極限公國》有什麼關係?
這次的故事是從美國中央情報局跟國安局這兩個機構裡發生的慘劇繼續講起。因為發生了這些事,他們需要把Xander重新找回來繼續當祕密探員。他要跟那些壞蛋們搏鬥然後拯救世界。當然,如果這過程之中沒有一些阻撓跟計劃失敗,那就不叫電影了,所以他也會面對很多挑戰,最後克服並贏得這場戰役。
Vin Diesel是個大好人,妳跟他一起拍電影應該有很多樂趣吧?
我們相處得很愉快,每天都像是一場新的冒險,然後我們感情也變得很好。那時候是冬天,我們在多倫多拍戲,雖然真的很冷,但我們還是一夥人一起出去玩。我跟Ruby Rose也是在那時候熟了起來;Deepika Padukone則是個小甜心。每個人都很棒,都是美好、積極、富同情心、貼心又很有才華的人。
妳在多倫多長大是嗎?
的確是,所以在拍那部電影的時候,我還可以趁機回家。回到家是什麼感覺?有讓妳覺得自己不再是當初那個小鎮姑娘了嗎?跟劇組裡的其他人比起來,我應該還算是個小鎮姑娘吧。但我確實覺得,在離鄉背井的10年裡,這座城市改變了很多。而且,以一個成年人身份進城裡玩,可以喝酒什麼的,是個跟記憶中很不一樣的體驗。我年輕剛進大學的時候,是活在完全不一樣的世界裡。現在開了很多厲害的餐廳,還有多些酒吧跟天台可以讓你探險。這個城市現在變得仕紳化了,也變得很美麗。對我而言,幾乎可以說是用一種像第一次來這裡的一樣心情來重新體驗這個城市。不過,我還是知道一些其他人都不知道的祕密基地,所以我也有帶他們去,多少算是個在地的導遊。

跟小時候比起來,妳現在有比較喜歡多倫多嗎?
百分之百有。無論你是在哪座城市長大⋯⋯當你是個孩子的時候,總是會處在有點叛逆的狀態,一心只想離開那裡,去看看這個世界、去旅行。再次回到這裡,真的讓我重新開始喜歡這座城市,也覺得有點想念。它在我心裡總是有個特別的位置。在《限制級戰警》殺青1個月後,我又回到多倫多,花了一整個夏天拍攝《Flatiners》,這次的經驗很酷,因為我終於有辦法好好花時間─長達9個月─待在家。
說到《Flatiners》,原版電影有其指標性的意義,那在這次的重拍版本中,跟原版電影有什麼相似之處嗎?
劇情是相似的,但當然還是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在這次的版本中,女性從一個變成了3個,這點我覺得很了不起。
Julia Roberts是原版電影裡的唯一一個女性,沒錯吧?
對啊,她是裡面唯一的女性代表。但電影產業現在變了很多,女性也開始有賦權運動,讓電影裡出現更多的女性角色。我很喜歡拍那部電影,因為我可以扮演一個專業人士(一個即將變成主治醫師的住院醫師)、看起來絕頂聰明,而且對什麼事幾乎都能插上一腳。而且,絕大多數的時間,我都能裝死,看起來還很逼真。我猜這是因為對於裝死我已經有很多經驗了,這都要感謝我的上一份工作(《吸血鬼日記》)。
那麼妳一定很擅長裝死。
我是真的很會。我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死,用不同的語言,在不同的地方,我都可以死得很好。沒什麼是我無法演出來的死法。
妳跟劇組裡的其他人會不會在等待拍攝的時候想像,如果真的試圖在現實裡死而復生,會是什麼樣子?
當然,我們曾經聊過類似的話題。我對於要不要像片中人物一樣嘗試這件事情一直有點猶豫不決,但我很好奇那會是種什麼樣的經驗。不知道我會看到什麼,那會怎麼影響、改變我的人生和生活。但同時,我現在的人生很棒,對於現在能擁有的一切都覺得相當感激,所以我也不確定自己會不會想冒這個險。那是一種冒險、一種對人生的賭注,但我真的沒有那種賭徒性格。如果我連錢都不願意賭的話,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還會想拿人生來賭。
原版的《Flatiners》上映後已經過了26年,而醫學跟電影產業在這期間都經歷過了很大的變化。那麼這次重拍的版本有運用最新的醫學知識與科技嗎?
原版的概念很驚人,那時醫生所進行的手法都是幻想出來的,不過現在,那些想像幾乎都成了現實。現在的醫生們已經具備那些科技來進行電影裡的情節。我不知道這樣會不會對人的生命造成危險,但可以確定的是,我們的確有能力做這件事─讓一個人的心跳停止,再讓他死而復生,然後把他的身體連上電腦以記錄腦波活動,看看死亡時究竟發生了什麼事。腦內是不是有分泌什麼化學物質?當你心跳停止時,死亡又是怎麼一回事?這些都是天大的謎團。所以我們在電影裡提到的科技,那些在電影場景裡出現的儀器,大概都是最先進的。他們希望所有出現的儀器和使用的方法都跟真實世界裡一樣,並盡量仿真,所以所有的細節都非常細緻逼真。

在準備《Flatiners》中的角色時,妳曾經做了哪些研究?
我們在多倫多上了3到4個星期的醫學訓練課程。全部的人都提早到那邊上課,而且大家都被一個叫做Lindsay Somers的醫學顧問給迷倒。她告訴我們心臟的運作方式、如何幫人的心臟除顫、哪些部分特別複雜,又有哪些部分容易出錯,還有心跳停止時的標準處理方法等等各種細節。我不是想要吹牛自己現在知道怎麼救人了,但我想我的確知道要怎麼幫有需要的人維持生命,直到醫護人員來為止。這些我們都練習了很久。還有,我的角色同時也是個大提琴手,所以必須學習怎麼拉大提琴。她很會游泳,所以也進行了游泳特訓。因為我有好幾場要游泳的戲,所以我們還請了一個私人教練。我瘋狂減重,真的可以說火力全開。深入研究把這個角色演得有血有肉,並且讓自己做到那個地步,其實真的很好玩。我很享
受演這個角色的每一分每一秒。
妳會懷念和吸血鬼們一起相聚的日子嗎?
(大笑)我絕對是很想念我的吸血鬼家庭。畢竟你都花了6年和那一群人相處─包含劇組、演員,每一個參與拍攝的人。他們真的像我的家人一樣,我也很想念那些人。
離開《吸血鬼日記》想必是個很困難的決定吧?
我不知道如果當初沒有加入這個影集的話,我是不是還會有著像現在所擁有的表演機會。我這輩子都會感謝他們。這部影集是我邁向世界的敲門磚,我也希望它能帶我到更多更令人感到驚豔的地方。我到目前為止一直都很幸運,在拍影集或電影的時候始終都得到非常、非常多的好運,我也等不及想知道自己之後會碰到什麼樣的發展。
從演員的角度而言,出演一齣熱門影集跟演這兩部鉅片有什麼不一樣?
差別主要就在於時間吧。電視影集的步調很快,而電影則是非常、非常慢。這一場跟下一場之間要等很久,所以也有時間拖拖拉拉、閱讀、或是在某次拍攝時搞一點惡作劇的情形。拍影集時,則總是不停地趕趕趕,要維持忙碌的心境。但現在電影跟影集其實都差不多,有很多像電影的厲害影集,品質也都驚人的好。以現在的狀況來說,兩者幾乎是一樣的。
我聽說妳是個《西方極樂園》(Westworld,又譯《西部世界》)的忠實粉絲?
沒錯!我真的很愛《西方極樂園》。
如果有機會的話,妳會想要在那影集裡演一個接待員(機器人)的角色嗎?
一定要啊,我一定馬上就拍,我真的很想演。能出演那個影集的話,就真的是個天大的好消息了。我覺得那一定會很棒。那部影集很酷,融合了時代劇跟未來科幻劇的概念。作為一個演員,必須把接待員演得既像機器又像人類。這麼夢幻的事我當然非常樂意。

妳覺得自己是個旅行狂嗎?
嗯,這是個很好的說法。我很喜歡探索新的城市與文化,學習各種傳統。這世界這麼大,有這麼多人,而且我們都用不同的方式生活著,這讓我覺得自己還像是個學生。我到死之前都會是個學生,希望在那之前我可以盡可能地學到各種東西。
妳曾經去過哪些讓妳改變生命的地方?
峇里島大概是第一名吧。島上那種靈性能量是你可以馬上感覺到的,很粗獷原始的能量。島上有些地方是後來新建的,但有些地方又任其荒蕪,讓你覺得好像回到了過去。那邊的水、空氣以及文化都能讓人感到寧靜放鬆。我真的很喜歡峇里島。那裡的氣場很好、人也多,也蠻雜亂的,但到處都有不同的視覺刺激。除此之外,當然還有中國。我因為工作的關係去過幾次北京跟上海,那裡的人也都很熱情,文化也相當不一樣。
妳在保加利亞有多待一段時間嗎?
有啊,我有。從我小時候開始,我幾乎每年都會回去看我祖父母跟家人。這幾年,那裡也變了不少,和多倫多一樣,但比多倫多的改變更大,因為在柏林圍牆倒下之後,這個國家馬上面臨了重建的需要。我看到它轉型,看到它蛻變成更美麗的樣子。
妳在那裡的時候,走在街上會被人認出來嗎?
我在保加利亞時的確常常被人認出來。當然,保加利亞有很多才華洋溢的人,但我是少數身處娛樂產業的保加利亞人,所以也得到很多人民的喜愛與支持,他們也為我感到驕傲。每次回去的時候都能確實感受到這些熱情。
但現在,洛杉磯才是妳的家。
的確是。我算是洛杉磯的新生兒,但我幾乎都處於隱居的狀態。在洛杉磯的時候,我喜歡好好待在家。我在自己的房子裡蓋了一間電影間,花了大半的時間在裡面看電影,也重新整修廚房,讓自己可以好好煮飯。自從我回來之後,就開始學會煮菜,也喜歡辦晚餐聚會,讓大家來我家看電影,一起在我的床上睡覺跟閒聊。在聚會、電影還有其他活動的空檔,我喜歡做很多各種不同的運動。當我的角色牽涉到跟體能活動有關的事時──像是在《限制級戰警》跟《Flatiners》裡,都是讓我覺得最好玩的角色。不過,如果我沒有工作的話,我會去打排球或是在海灘踢足球、去健身房,或者是跑步。我盡量在每天都做一些需要活動的事情,因為運動讓我覺得開心、健康,也可以盡情放空我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