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山伏—靜心修行到山形

山形縣在日本東北地區,盛產稻米和水果,知名的米澤和牛也出自於此,面西有日本海環抱,向東有山脈綿延。沿著海岸線有鶴岡與酒田兩個港口城市,內陸的藏王區除了是溫泉之鄉,還有專業的滑雪坡道,在山形不只有美食美酒,泡湯滑雪,這裡還有專門學習冥想禪坐的龍王廟,和山伏修驗道的出羽三山。
Words & Image: Wina Chen、Nicole Lin Editor: Tigre Kuo
此行學習冥想禪坐的善寶寺位於山形鶴岡,建於西元938 年,是曹洞宗(禪宗五個主要流派之一)的三大祈願所之一,寺內供奉的龍王是海洋守護神,許多漁民會特別到這裡參拜祈願神明保護海上安全和漁獲豐收。
鶴岡市有兩座五重塔,位在善寶寺的是全日本唯一紀念海洋魚類的五重塔(另一座在羽黑山);寺院內有6 棟建築被列為國家有形文化遺產,包括:五重塔、龍江島、索門、山門、五百樂觀堂、龍王殿;龍王正殿中陳列著各式古文物畫作與雕塑。
在龍王殿內的禱告修行館,住持教導我們如何以正確的身體姿勢進行冥想,在座蒲上如蓮花的坐姿,右手在下與左手交疊、將兩手大拇指指尖輕碰,圈出一個空心的圓,形狀越圓越好但不要刻意用力、不聳肩,雙手輕鬆地放在肚臍前,雙眼睜開注視前方;在住持敲鐘三次後專注在呼吸、入定進入「無念」,不緬懷過去、不安排未來,僅專注於當下,學習「精神上」的修練、與「時間」合而為一。
由善寶寺僧侶烹調的「精進料理」,有白飯與三菜一湯,每吃一口必須把筷子放回湯碗上、指向10 點鐘,閉上眼睛咀嚼30 次感受每一口的軟硬鹹鮮各種滋味,嚥下後再睜開眼重複動作。
食畢、以熱水和醃製的黃瓜依序清洗使用過的碗,將湯水一起喝下,最後將其收納整齊,參與者學習此刻的進食並非享受,法喜食,修行人聞法歡喜,養育法身慧命,增長道業。
出羽三山是指山形庄內地方的月山、羽黑山、湯殿山山群,是許多日本人們心目中一輩子至少要來參拜一次的山岳信仰勝地,山伏原意是指在山中行走,衍伸為在山中徒步修行、修驗道,歷史可回溯到奈良時代,賀茂役君小角是始祖。傳說羽黑山護佑我們的現在、月山和湯殿山分別代表過去和未來,走完出羽三山的旅程又稱「重生之旅」。
我們在羽黑山山腳下的修道館換上白袍、將有能驅邪的白色繩結佩戴於頸上,在山伏僧侶的說明和帶領進入羽黑山中,爬急坡2446階,山伏僧侶時不時會吹奏法器海螺,回音在山中繚繞作用是保護,山伏行走時不得交談,前進時需保持一定速度、不能隨處停下,唯一能說的只有Uketamo 這個字,還有在特定區域做特殊經文禱唱。
一路上景色鬱蔥、百年樹木與正在重建的五重塔矗立於森林中,石階上藏有33 個如:葫蘆、清酒杯、蓮花等形狀的石刻,能看到石刻代表著幸運,同時也增加在行走時的樂趣,山伏的過程中,透過「身體/體力上」的修練、與「大自然」合而為一,並在行走間重新認識自己。
Uketamo 日文寫做「承もう」,是山伏修行的核心哲學,意思是「我全心接受一切」,這裡的一切包含發生在自身周圍的:好消息、壞消息、快樂的、悲傷的、鼓舞人心的、低潮難受的,總而言之,全部。能如此這般,乃來自對生命的大愛,因為愛,所以可以全盤接受。
羽黑山參拜路線約1.7 公里,從隋神門到三神合祭殿,單程約1 個多小時。我們最後在三神合祭殿大殿中獲得住持的禱念祝福,白袍上獲得三神合祭殿朱印賜章,同時也祈求親友身體健康、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世界和平。
在人生道路上、無論晴朗和煦或風雨加交,每一步走過路成就了現在的自己,在山形認識了冥想和山伏的靜心修行,未來亦將時刻提醒自己在面對挑戰、心情震盪之時,檢視自己的修養,接受命運給予的一切,做最智慧從容的應對與回覆。
延伸閱讀: